时光如梭,为期三个多月的援藏时光,已离我远去,我已挥别雪域高原两个多月了。从挥别的那一刻起,那里的一切、一切,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是的,对于聂荣,我的脑海中是云海中漂浮着的座座雪山、神圣的念青唐古拉山、满心虔诚的通往心中圣地的长路上磕头的藏家儿女、还有那圣洁绝美的布达拉宫、晚秋时已被白雪覆盖下的土山、每一张亲如兄弟姐妹聂检同事们的脸孔……雪域高原,是净化人们心灵的圣地,作为过客,我都深深的感悟到:高原之所以能包容着一切,是因为生命之歌眷恋一切!站在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面前,时光是如此短暂,生命是如此渺小,此刻我想,既然握不住都市的繁华,就请好好握住纯真的年华;从雪域高原检察官同行的身上,我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学会坚持,人生其实不正如登山一样吗?绝不轻言放弃,才是最美的永怛,把瞬间的美定格在眼里,把永恒的美珍藏心底,我从雪域高原的检察同行们那里,从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感悟到他们的一种精神――一种永不言败、执着、默默奉献的高原精神。
聂荣县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下辖县,计1区9乡173个村,人口3万人,平均海拔4700米,高寒缺氧,冬长夏短。聂荣县人民检察院共计干警13人,在编干警10人,常驻村干警2人,员额检察官5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自来水,需要常年升火炉,低压煮饭困难,即使长期居住也偶尔会有高原反应,全体干警承受了巨大身心压力。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从聂荣县城到那曲市也要走90多公里的山路,路程2个小时,到最远的县,需要6个小时车程。就是这样的艰苦环境,造就了“与其苦熬消耗生命、不如苦干为人民服务”的那曲精神。在县党委的领导,院党组的统筹安排下,全院干警团结一致,不忘初心,忘我工作。从办理案件上看,他们的案件数比内地少,但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维护藏区的稳定,在繁重工作任务面前,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而是默默无闻的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踏实的工作。全面完成各项检察工作的同时,在民族团结、边疆社会稳定、普法、综合治理、党建、党风廉政、司法体制改革、组织人事、基建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不俗的成绩。特别是次仁美朵检察长,对待干警平和友善,平易近人,毫无保留地将自身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干警,一旦有培训机会,她便选派干警参加业务培训,使干警得到了锻炼,12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警都充实到重要岗位。她深知聂荣县海拔高,气候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干警流失较为严重等情况,四处奔波,多方协调,争取资金修缮了干警的食堂、住宿、办公楼,使聂荣县检察院焕然一新,院内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及对干警无微的关爱使她获得了全院干警的肯定和支持,也先后获得全国最美检察官、全国模范检察官等荣誉称号。她那种不畏艰苦、勤恳务实、永远乐观的工作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给我检察生涯带来了不一般的感悟。
在三个月的援藏工作中,我认真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掌握党中央关于藏区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清醒,在政治上、行动上更加坚定;深入了解并尊重藏区风俗习惯,工作中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特别是重视处理好与藏族同胞的关系,始终做到尊重第一、团结至上,以诚相待、与人为善,用真诚换真情、用真情换真心,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结合工作职责要求,虚心向干部群众学习,大力提高自身素养,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远离单位和亲人的情况下,在聂荣县检察院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下积极克服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精神,认真履行职能,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本人也得到了锻炼,在短短的时间内帮助聂检办理二起公诉案件,三件公益诉讼案件,其它检察业务敢竭尽全力,尽可能解决聂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出了应有的成绩。充分展示了辽河检察的精神面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获得了聂荣县检察院全体同志的赞扬。
人的一生,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我觉得,能够参加双百计划,为民族团结,西藏检察尽一些自己的微薄之力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是我参与援藏工作的初心。弹指一挥间,三个多月的援藏工作很快就结束了,从西藏回到辽河,援藏的任务虽然圆满完成,回到了熟悉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但援藏经历永远不忘。从藏区检察干警身上,我学习到对待生活的坚韧品格、对待工作的勤恳敬业、对待朋友的真诚执着……让我领悟到如翱翔雄鹰搏击长空的“那曲精神”,我将把它作为人生的一笔财富,好好珍藏,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将这些好的精神,带回到辽河。“那曲精神”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将激励我永远向前。
聂荣县检察院的各位同事,天各一方,再见不易,我会永远想念你们,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祝愿你们永远扎西德乐!